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

2024-05-20 18:49

1. 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

能取得胜利的人,往往都是准备充分,只有在对情况完全了解,认为自己能胜的情况下才去作战。而失败者,往往是没有什么准备,战争已经开始了,才谋划怎样取胜

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

2. 智者先胜而后求战,暗者先战而后求胜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教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是以有文事必有武备,故含血之 蠹,必有爪牙之用,喜则共戏,怒则相害,人无爪牙,故设兵革之器,以自辅卫。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佑,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非民之将,非国之辅,非军之主。故治国以文为政,治军以武为计;治国不可以不从外,治军不可以不从内。内谓诸夏,外谓戎狄。戎狄之人,难以理化,易以威服,礼有所任,威有所施。是以黄帝战於涿鹿之野,唐尧战於丹浦之水,舜伐有苗,禹讨有扈,自五帝三王至圣之主,德化如斯,尚加之以威武,故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则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处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禽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夫将者,人之司命,国之利器,先定其计,然后乃行,其令若漂水暴流,其获若鹰隼之击物,静若弓弩之张,动若机关之发,所向者破,而敌自灭。将无思虑,士无气势,不齐其心,而专其谋,虽有百万之众,而敌不惧矣。非雠不怨,非敌不战。工非鲁般之目,无以见其工巧;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运。

3. 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胜者会在战斗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来确保胜利,包括战术安排等。胜利并不是因为这场战斗之中发生的事情,胜负早在战斗开始前就已经决定,包括预先布置Gank(Gank精神:依托于高机动性,在双方实力相等甚至我方小劣的时候在战场各处创造优势兵力)。
所以说在战术和战略层面DotA和打仗区别不明显,区别在于战斗形式(DotA有disabler和tp,打仗一般来说没有,不过进信息战就可以有了)以及战争层面(DotA只要/只能推掉遗迹/一方投降,然而打仗可以寻求各种各样的战争诉求,比如割地赔款(参考文明系列和P社群星还有地球OL的WWI/II资料片等等)

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4. 谁有孙子兵法的电子版啊,发到624570761@qq.com 好么,谢了。

《孙子兵法》

                                孙武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第二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①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
①:“忌”加“艹”头。


谋攻第三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①□②,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
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
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
①:[车贲]。
②:“温”字“氵”旁换“车”旁。


军形第四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势第五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
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
①:“瑕”的“王”旁换“石”旁。


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
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军争第七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
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九变第八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第九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蒹葭
、小林、□①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
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②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③□③,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
,必谨察之。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
①:“翳”加“艹”头。
②:[垂瓦]。
③:[讠翕]。


地形第十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
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九地第十一

孙子曰: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
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
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
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
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
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
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
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
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
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
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
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
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
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
败。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
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
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
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孙子曰: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
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
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
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
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
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
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用间第十三

孙子曰: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
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
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
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
,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
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
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
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
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
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
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
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
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
,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5. 求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全文及翻译

治国第一 

【本文】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故人君举措应天,若北辰为之主,台辅为之臣佐,列宿为之官属,众星为之人民。是以北辰不可变改,台辅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错缪,此天之象也。故立台榭以观天文,郊祀、逆气以配神灵,所以务天之本也;耕农、社稷、山林、川泽,祀祠祈福,所以务地之本也;庠序之礼,八佾之乐,明堂辟雍,高墙宗庙,所以务人之本也。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则有逆气;地失其常,则有枯败;人失其常,则有患害。《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此之谓也。 

【译文】 

治国如同治家,皆须正本清源,根本树立了,其他末节自可顺利发展。所谓本,是事物的源头,而所谓末,是顺著源头所产生的结果。就自然界来说,天地就是本,万物就是末,万物得以衍生不绝,乃天地所赐,人所培育的,因此为人君应举措应天,一如星象的安排:以北极星居中为主,天枢、天旋居侧为臣佐,其他主星为官吏,而散布外围的小星为百姓。北极星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两侧指极星的运行亦不失其节度,其他众星皆有其轨道,不出差错,这就是天象。 

因此为人君主就须设高台以观天象,随季节变化而举行郊祀大典,藉以应天,这就是务天之本的表现。建立祭祀山林,川泽的后土庙,定时祈福祈祷,这就是务地之本的表现。重视礼乐教化,设立明堂辟雍与祖先宗庙,这就是务人之本的表现。圆凿不可配以方柄,铅刀不可用来砍伐,使用不恰当的工具,便不能成其事;未用适当的方法,不足以成其功。而「本」即是常法要规,因此,天地失常则有灾变,人不用常法,必有祸害。所以书经上说:「若非先王所依下来的道统礼法,我不敢遵循。」就是这个道理。 

君臣第二 

【本文】 

君臣之政,其犹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两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礼,则民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劝功也。君劝其政,臣劝其事,则功名之道俱立矣。是故,君南面向阳,著其声响;臣北面向阴,见其形景。声响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则功立,功立则万物蒙其福。是以三纲六纪有上中下。上者为君臣,中者为父子,下者为夫妇,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故君惟其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故设官职之全,序爵禄之位,陈璇玑之政,建台辅之佐;私不乱公,邪不干正,此治国之道具矣。 

【译文】 

君之於臣,犹如天之於地,能厘清彼此的关系,则君臣之道就能彰显出来了。人君须施仁政,而臣子须尽心事奉主上,而违背正道的政策,人君不应交付臣子去实施,陷之於不义,臣子事君亦可有贰心。上下皆守礼,则百姓也亦於统治,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已具备。 

君待臣以礼,而臣事君以忠,则君可专心为政,而臣子会为其效力。君王勤於政事,臣子勤於辅佐,则可成就霸业。 

君王向南施其政令,臣子向北尽人臣应尽的义务,彼此不逾越,且合作无间,那麼国家就会强盛,福泽被及万事万物。因此,三纲六纪将人伦关系区分为上、中、下三种,上为君臣,中为父子,下为夫妇,能各尊其道,必享福祚。君臣之间,必严守君臣之礼,不可以下犯上;父子必讲究亲恩,父慈子孝,互不违道;夫妇之间,以和为贵,维持家庭的和睦。居上位的行为不端正,居下位的就会起来做乱。所以人君要致力於政治的整顿,而人臣要竭尽心力事奉主上,政治修明了,人君人臣皆有功劳。 

好学者可望一位好老师,出仕为官者希求遇著一位明君,因此,官职体系要完备,爵位俸禄也要规划好,才能收辅佐之效,使百恶不兴,如此,治国之道则具备了。 

视听第三 

【本文】 

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形微而不可见,声细而不可闻,故明君视微之几,听细之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故为政之道,务於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故《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为心听,身为心安。故身之有心,若国之有君,以内和外,万物昭然。观日月之形,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夫五音不闻,无以别宫商;五色不见,无以别玄黄。盖闻明君者,常若昼夜,昼则公事行,夜则私事兴。或有吁嗟之怨而不得闻,或有进善之忠而不得信。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进善不纳,则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故《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译文】 

为政之道在於能看到不被重视的问题,听到不为人知的意见。因此能观微听细,使下情能上达,以巩固国本,安定民生。能采纳臣子以及庶民的意见,则万物皆为其目,众音皆为其耳,如此,君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以书经上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意见,完全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人的身体接受意志所主宰,一国之君就如同人的意志,内外相应和,则全国一片祥和。 

国君双眼只观日月,而不察民情,就称不上目明;双耳只闻雷霆之声,而不闻民意,就算不上耳聪,所以为人君要多关心百姓疾苦,才识圣明之君。 

未曾听过音乐,就无法分辨音阶高低;不观察万物,就无法辨别出颜色的变化。君王并非时时刻刻专心於国事,若太过专注於私事,则会错过许多忠言与民怨,如此一来,冷落了忠良,奸邪之人就趁细为乱,国家就会出现危机。所以书经上说:「施政要以民意为依归。」 


纳言第四 

【本文】 

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故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孙,上无所闻,下无所说。故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译文】 

身为国君应广纳众议,虚心接受谏言。为人父者有直言不讳的子女,而为人君者有极言直谏的臣子,那麼当他们行为不义时,为人臣子、儿女便会提出告诫,及时挽救危机,也保全为君为父的美德。有恶习就要戒除,不可违逆正道,倘若破坏正道,国家将遭遇危机。 

人君若专断固执,不纳谏言,忠臣的计策便无法上达,使奸邪趁机而危害朝政。因此政治清明的国家,臣子能直言无讳;而无道之国,在朝者尽为趋炎附势、言语谄媚的人,进而使朝政更为腐败。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乐与百姓结交,而能成就伟大的学问,为后世万代所景仰,奉为圣人。所以屋顶漏水,若不修补,便无法居住,为政者有缺失,却不能改过,百姓的生活必然不安定。 

察疑第五 

【本文】 

察疑之政,谓察朱紫之色,别宫商之音。故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物有异类,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蒌似瓜,愚者食之。故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以为疑;范蠡贡越美女,吴王不以为惑。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故圣人不可以意说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凶。《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而有大疑者,「谋及庶人」。故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外不知内,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贱不知贵,惟患贵不知贱。故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故人君决狱行刑,患其不明。或无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强者专辞,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见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之逆气,灾暴之患,祸乱之变。惟明君治狱案刑,问其情辞,如不虚不匿,不枉不弊,观其往来,察其进退,听其声响,瞻其看视。形惧声哀,来疾去迟,还顾吁嗟,此怨结之情不得伸也。下瞻盗视,见怯退还,喘息却听,沉吟腹计,语言失度,来迟去速,不敢反顾,此罪人欲自免也。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译文】 

为政者应明察秋毫,杜绝歪风,维护道统。变乱往往发生在政令不及的地方,谣言总是因众心疑惑而产生的。物质的外表相似,其本质却不相同,白石如玉,鱼目似珠,狐貉似犬,栝蒌似瓜,不明事理的人就把它当珍宝。因而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加反驳;范蠡进贡越国美女,而吴王不加怀疑,此皆将酿成大祸。 

计策有疑点,就无法成事,因此圣人行事皆求诸於天意,人卜其吉凶,不可任意行动。书经上说:「有三个人占卜的结果,则须遵从其中的多数。」若再有疑问,那麼就要徵询百姓的意见了。所以孔子曾说:「有为的君王不担心百姓不懂他为政的苦心,而担心自己不了解民意。」 

士为知己者死;女者悦己者容,马为其雇主而驰远,神明为通灵者显灵。人君审理案件最怕不能查明真相,而累及无辜,或纵容小人,使强者不招供、弱者藉机诬陷他人,而致使刚直者被陷害,有冤屈者不得伸张,忠良、信义之士被害,这些都是败德的事,必会引来灾祸。 

所以明君处理刑案、问案时,若毫无破绽可循,就要观察犯人的言行举止。若罪犯有敬畏之色,且言词哀怨,匆忙上堂,而迟迟不肯离去,离去时还不时反顾叹息,这人必是有冤而未伸。若见其言语反覆,前后矛盾,多方揭词,似有诡计,畏畏缩缩,不敢直视判官,这人必定是罪犯而急欲脱罪。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察明他行为的动机,再看他是否心安理得,那麼一切奸情皆无所隐瞒了!」 

治人第六 

【本文】 

治人之道,谓道之风化,陈示所以也。故《经》云:「陈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日月之明,众下仰之;乾坤之广,万物顺之。是以尧、舜之君,远夷贡献;桀、纣之君,诸夏背叛;非天移动其人,是乃上化使然也。故治人犹如养苗,先去其秽。故国之将兴,而伐於国,国之将衰,而伐於山。明君之治,务知人之所患,皂服之吏,小国之臣。故曰:皂服无所不克,莫知其极,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如此,富国安家,不亦宜乎?夫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故唐、虞之政,利人相逢,用天之时,分地之利,以豫凶年,秋有余粮,以给不足,天下通财,路不拾遗,民无去就。故五霸之世,不足者奉於有余。故今诸侯好利,利兴民争,灾害并起,强弱相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云,手足不安。《经》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贵无用之物,使民心不乱。」各理其职,是以圣人之政治也。古者,齐景公之时,病民下奢侈,不遂礼制。周秦之宜,去文就质,而劝民之有利也。夫作无用之器,聚无益之货;金银璧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远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锦绣纂组,绮罗绫縠,玄黄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雕文刻镂,伎作之巧,难成之功,妨害农事,辎軿出入,袍裘索襗,此非庶人之所饰也。重门画兽,萧墙数仞,冢墓过度,竭财高尚,此非庶人之所居也。《经》云:「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译文】 

书经上说:「以德义教化百姓,百姓就不会悖德忘义;教民以是非之辨,百姓行为就有分寸。」所以要依正道来教育百姓。 

日月之光,广被众人,众人皆仰望他;天地之大,孕育万物,万物皆顺其生长。因此尧舜之恩泽广布,令远夷皆来归服;夏桀、商纣之败德,使诸夏背叛,这并非上天所指使的,乃造化使然。 

统治百姓犹如培养幼苗,必先拔去杂草;所以要使国家兴盛,要先去除祸根。有为的君主,应知皂服小吏,危害甚大,因此有的说:「皂服小吏是百姓的克星,广徵暴敛,使百姓匮乏,而导致动乱发生。」平时若能注重农业,不加侵扰,减少赋税,增加百姓收入,这才是使国家富强的最好方法。 

国军不忧心国家不够繁荣,却忧心国内不安定,所以尧舜划分地利,与民耕作,观测天象,预测凶年,使年年有余粮,人人都衣食不缺,路不拾遗,百姓皆满足於现况。春秋时代贫弱者开始为富者耕作,延续至今的诸侯皆争一己之私利,形成弱肉强食的社会,耕作的农人减少,纷纷改行从商,互相争利,以致人心惶惶,社会不安定。 

书经上说:「居上位者不把金银当宝贝,百姓就不会去当盗贼;不常使用奢侈无用的器物,民心就不会大乱。」能使百姓安於其职,才是盛民的政治。齐景公生活奢侈,礼制就无法施行,周朝与秦朝,去除纹饰,崇尚俭朴,使民风敦厚。 

金银璧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皆非中原所产,也非平常百姓日常所需。锦绣编织,绮罗绫縠,染色布帛,皆非百姓身上所能穿的。雕文刻镂,耗时贵工,只有妨害农事,无重要用途。辎軿袍裘,亦非百姓所需,那些刻意垛高围墙装点门面,大肆翻祖坟,炫燿财富的行为,都是富人才做的事。 

书经上说:「庶民最需求的生活是努力躬耕,谨身节用,以侍奉父母。」所以为政者要能控制财货流量,并以礼教化百姓,使之勤俭刻苦平日有积蓄,便不愁荒年时物货缺乏,这样的治民之道,不也合乎了四时的变化吗? 

举措第七 

【原文】 

举措之政,谓举直措诸枉也。夫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於幽林,直士出於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怀宝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忠贤孝弟,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质於君,朋党相谗。尧举逸人,汤招有莘,周公采贱,皆得其人,以致太平。故人君悬赏以待功,设位以待士,不旷庶官,辟四门以兴治务,玄纁以聘幽隐,天下归心,而不仁者远矣。夫所用者非所养,所养者非所用;贫陋为下,财色为上;谗邪得志,忠直远放,玄纁不行,焉得贤辅哉?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是以聘贤求士,犹嫁娶之道也。未有自嫁之女,出财为妇。故女慕财聘而达其贞,士慕玄纁而达其名,以礼聘士,而其国乃宁矣。 

【译文】 

要使国家长治久安,须起用贤能之士,而贬抑小人。治国犹如养生,养生之道,莫过於养神调气,而治国之道,在於选贤举能,养神可以健身,而举用贤能,国家就会安定。 

辅佐之臣犹如支撑房屋的木柱 ,木柱不可太细,太细房子就不稳固;国内的良佐不可太少,少了国家就会倾覆。所以多方起用贤士,国家便会安定。 

房子的支柱以直木较为坚固,而国之佐臣以能直言极谏的忠直之士为佳;直木多生长於幽山林之中,而忠直之士多潜藏於布衣百姓之中,所以君王求才,必求诸於乡里之间。他们有的是怀才不遇,而流为庶民。有的才智过人,却不得君王的赏识。有的生性忠贤孝悌,却未被乡里所荐举。有的曲高和寡,甘愿隐遁山林,而不愿在朝与小人同流合污。有的忠诚事君,却为奸佞所陷害。 

尧、舜、周公等明主,都是在这些卑微的地方,觅得良材,建立太平盛事的。所以人君须设厚赏来鼓励有功的人,设高官来拢络贤才,使人人皆固守岗位,则百废俱兴,隐士得到聘用,天下归服,罪恶皆隐遁。国家之所以危险不安,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是因为得贤士的效忠,那些奸谗小人重财色,皆非国之栋梁,蓄养他们毫无用处,若因小人得志,而始忠良退隐,不愿出仕,那国家必会衰败。 

藉著交情,而安排职务,那麼吏治会大乱,若因职务的性质而选材,才会有条理,聘贤求才犹如嫁娶儿女,未有不娶自嫁,出钱为妇的,正因女子盼望迎娶,才会守其贞洁;贤士因冀求君王的发掘而守其高节之名。为人君能以厚礼聘才,国家才会安定。 

考黜第八 

【原文】 

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恶,陈之休咎。故考黜之政,务知人之所苦。其苦有五。 

或有小吏因公为私,乘权作奸;左手执戈,右手治生;内侵於官,外采於民,此所苦一也。 

或有过重罚轻,法令不均;无罪被辜,以致灭身;或有重罪得宽,扶强抑弱,加以严刑,枉责其情,此所苦二也。 

或有纵罪恶之吏,害告诉之人,断绝语辞,蔽藏其情,掠劫亡命,其枉不常,此所苦三也。 

或有长吏数易守宰,兼佐为政,阿私所亲,枉克所恨,逼切为行,偏颇不承法制,更因赋敛,傍课采利,送故待新,夤缘徵发,诈伪储备,以成家产,此所苦四也。 

或有县官慕功,赏罚之际,利人之事,买卖之费,多所裁量,专其价数,民失其职,此所苦五也。 

凡此五事,民之五害。有如此者,不可不黜,无此五者,不可不迁。故《书》云:「三载考绩,黜陟幽明。」 

【译文】 

要使政治清明,必须升迁忠良之士而罢黜图谋不轨的人。有为的国君,德泽广被天下,遍察全国政务的施行情况,小官吏与百姓都在他的视线掌握之中。进用忠贤,革去贪懦的人,厘清上下的关系,使得国政有条哩,由朝中人才云集,这才是实施选罢政策的结果。 

但行使选罢之前,务必先了解百姓受官吏压迫的痛苦,其状况有五种: 

其一,官吏假借职权,作威作福,将百姓的生死,玩弄於股掌之间,欺瞒上司,压榨百姓,令百姓敢怒不敢言。 

其二,有的官吏断狱不公,执法不严,有人犯大罪,却得以不受制裁,官吏欺善怕恶,使无辜之人,倍受迫害。 

其三,官官相护,徇私勾结,迫害告发奸情的人,隐藏实情,湮灭所有证据,甚至杀人灭口。 

其四,有的官吏对刚到任的长官,极力的谄媚,以赢得长官的信任,对於仇人,则刻意逼陷,公报私仇。此外,更假借徵税之名,搜括民财,表面上是储备以防患未然,暗中却扩增私产。 

其五,有的县官贪求财富与权势,施行赏罚,则考虑是否有利於己,还介入民间买卖商业,与民争利,使百姓损失很大。 

以上五种官吏,危害百姓甚深,不可不罢黜除去。没有此五种恶行的官吏,要予以升官奖赏。 

所以书经上说:「新官上任三年后,需考核其功绩,决定升迁或辞退。」 

赏罚第十 

【原文】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是以羊羹有不均之害,楚王有信谗之败。 

夫将专持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赏罚不明,教令有不从;必杀可生,众奸不禁;必生可杀,士卒散亡;忿怒不详,威武不行;赏罚不明,下不劝功;政教不当,法令不从;以私为公,人有二心。故众奸不禁,则不可久;士卒散亡,其众必寡;威武不行,见敌不起;下不劝功,上无强辅;法令不从,事乱不理;人有二心,其国危殆。 

故防奸以政,救奢以俭;忠直可使理狱,廉平可使赏罚。赏罚不曲,则人死服。路有饥人,厩有肥马,可谓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故人君先募而后赏,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赏罚不正,则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赏赐不避怨雠,则齐桓得管仲之力;诛罚不避亲戚,则周公有杀弟之名。《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此之谓也。 

【译文】 

为政者应确立赏罚制度,奖善惩恶,藉以鼓励百姓立功,并杜绝罪恶。使部属都确知赏罚的标准,那麼他们的行为就有分寸,不至於犯法。但赏罚要公平,不可以厚此薄彼,徇私偏袒,无功之人,不受禄;无过之人,也不应受罚,若任意奖赏或惩罚,将使部属不服。 

春秋战国时,中山国国王只因一杯羊肉羹而亡国;楚平王因听信谗言而迫害贤良,祸及子孙,都是赏罚不当的例子,值得后人警诫。 

将领把持了属下的生杀大权,若是误杀好人,纵容恶人,喜怒无常,赏罚不明;常假公济私,政令朝令夕改,使部属不知所从。凡是犯有以上的过失的将领,都是国家的祸害。若赏罚不明,其所下的命令,无人愿意遵守;若纵容恶人,各种败坏道德的事都会出现;若枉杀无辜,众人必怀恨在心;若喜怒无常,那就很难树立威严;若赏罚不公,百姓便不会争相报国立功;若正教实施不当,法令自然也无法施用;若假公济私,人人必有贰心。所以说众恶不止,国祚必不能长久,士卒离心离德,再庞大的军队,终必溃败;将领毫无威严,军队就会软弱;属下无心作战,将领就无从激励士气;法令不彰,事物就没有条理;人人有贰心,国家就将面临崩解的命运了。 

因此要杜绝罪恶,须先使政治清明;要阻绝奢侈,须崇尚节俭,令忠直之士,审理讼狱,令清廉之士,执行赏法,赏罚严明了,则人人致力效忠。 

路旁还有饥民,官吏的马就中却有肥马,这可谓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太不懂得体恤百姓了。 

人君必先订立赏罚条例,而后才实施刑赏,令百姓既敬且畏,不须命令,即能服从。 

赏罚不公,则忠臣尽死於冤屈,而奸臣皆因不实的战功,而受重用。赏罚应不受恩怨情仇的影响,齐桓公就因不计前嫌而重用管仲,得以成就霸业;周公大义灭亲,而能树立威信,所以书经上说:「无所偏私,无所袒护,则王道可以施行无阻了。」 

喜怒第十一 

【本文】 

喜怒之政,谓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喜怒之间,必明其类。怒不可犯无罪之人,喜不纵可戮之士;喜怒之际,不可不详。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行其私而废其功,将不可发私怒,而兴战必用众心,苟合以私忿而合战,则用众必败。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故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可忿之事,然后加之威武,威武加则刑罚施,刑罚施则众奸塞。不加威武,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众恶不理,其国亡。 

【译文】 

身为将领应注意随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境虽难免有怒有喜,但仍应将公事与私心区分开来,才不至於误事。 

生气时,不可迁怒无罪的人,也不可因一时的高兴,而赦免罪大恶极的人,应详究其情,再行发落。决断案件,也不可因自己的喜好,而滥杀无辜,或纵容有罪之人,不使情绪影响决策。将领不可喜怒无常,这足以抵销以往所有的战功,作战时,应团结部众的心,激励士气,齐力作战,如果只凭自己的血气之勇,强求军队硬攻,那麼全军将毁在他的手中。 

时时保持愉快的心情,就不容易发怒;终日郁郁寡欢,也就很难快了的起来,所以将领必先修文德,而后再讲究武功,如果战胜后不能更加谨慎,则将因轻敌而战败。一味的意气用事,事后必会后悔。一时的冲动,将导致身败名裂。 

所以有才德的君子,威武而不野蛮;只知忧心,而不知恐惧;喜怒皆不形於色。平时就要树立威严,这样,刑法才有效力,一切的罪恶都可以扫尽。若无法确立威信,则刑罚就无法施行,众人跋扈而无法管束,那麼国家就会灭亡。 

治乱第十二 

【本文】 

治乱之政,谓省官并职,去文就质也。夫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纤不伐,必成妖孽。夫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故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夫三军之乱,纷纷扰扰,各惟其理。明君治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此乃治国之道也。 

【译文】 

要整顿政治,必须先裁汰冗官,去除虚职,不使闲散无用的官员,群聚结党,危害政务。全国上下若不遵守三纲六纪,就会大乱。所以国君行为举止必不失正道,为政需合乎理法道统,则万事可成,而功业亦可长久保持。 

军队之所以会纷扰没有秩序,是因部队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所以国君要治理国家,要有先后次序,先整顿大纲,而后处理细目;先颁布戒令,而后执行刑罚;先治理好国都附近几省,而后全国都可治理好;先安内而后攘外;先修身而后治人。 

如此一来,法令申明了,刑罚就可以执行无碍了;国家强盛了,邻国就不敢来犯;压制强者,则弱者得以伸张;吏治清明,则百姓亦会循规蹈矩,国君拥有崇高的品德,就能得天下人的景仰,这就是治国之道。

求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全文及翻译

6. 战争包含的要素

  战争要素为战力的泉源,胜利的保障,乃是遂行战争之主要因素,战争要素的是否具备与充足,通常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关於战争要素的内函,因时代的不同和战争性质之不同,故有许多的说法,一般而言均以「人力」、「物力(资源)」与领域为其基本要素,而其中又以「人」为最主要的因素。接下来我们便依照课本上的分类来逐一解说:

  第一节 时间与空间
  现代的战争因受科技进步的影响,已无平时和战时、前方和后方的区别,几乎达到无时不战、无地不战;随时可战,随地可战的地步。同时,由於武器的烕力和命中率与日俱增,生死存亡可能仅是数秒之别罢了,人类无时无刻都生存在战争的威胁之中。当然这种心理上的威胁,在敌我双方的感受是相同的,所以如何有效的利用时间、掌握空间,仍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时间为敌我所共有,平时能励精图治、充实战争准备;战时能创造战机、掌握战机的,自然可以得到较大的胜算,反之则小。然而并非立国时间越久的国家便在时间因素上越有利,而是要看是否能充份的利用这些时间来充实国力和战力。在以阿战争之中,立国不过数年的以色列能一举击败立国数千年的埃及和阿拉伯联盟,便是明证。先总统  蒋公曾说:「时间为生命之母」,因此虚掷光阴,松懈战备,当战争发生时便是浪费生命。
  在战场上对时间的掌握则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盖战机稍纵即逝,胜负决定於刹那之间,指挥官若不能创机与握机,反而是「不为」与「退疑」,结果必是「兵败身亡」、「丧师辱国」。因此孙子兵法中有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当一个能创机、握机的指挥官能够「制敌机先」,使对方处於不利地位,事实上已经取得胜利了,作战只不过是一种必然的过程罢了。
  空间的理论,不论是陆权、海权、空权或太空控领的概念,并非美一种都是可以提供致胜的万灵丹,其他外在的、人为的因素,亦可以创造一切或改变一切,昔日苏联的超级强权,过去确实是控领不少地带,但一夕间政体却分崩离析。
  空间的行动,最重要的是国家在地球上要有他的支点,也就是要有一个立足点,然后才能作为其有力的支撑,才能扭转乾坤。当然,战争的指导者必须深切体认地理环境与战略依存度,同时还包括山岳、地形、气候、水文、湖泊、距离、疆界等对战争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作用,所以如果战争漠视空间的概念,必然会导发严重的错误。

  一、空间影响兵力部署
  在野战战略态势系比较下列态势:○1双方兵力大小、○2双方兵力位置、○3补给安全与补给大小、○4尔后发展。
  在双方兵力位置方面,受制於空间大小、空间障碍,如民国二十六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日军受制於登陆地区,兵力之运用无法对中国军队造成严重之威胁,若中国军队能按照原定计划於国防线上利用既定工事,先期转移兵力於第二、三线,以逐次抵抗日军,则日军於金山卫之登陆行动仍无法威胁国军部队。
  再如民国卅八年的徐蚌会战,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向徐州转进,受制於运河,加上未事先架桥,因而部队移动速度大受影响,减低部队运动能力。

  二、空间影响战力发挥
  第二次中日战争和希特勤征俄,德、日两国大军均遭中、俄广大国土所吸收,战力因而分散,无法集中运用。日军在进攻中国初期,遭中国於山西部署强大兵力,威胁可沿平汉铁路南下的日军侧翼,使其不敢放胆南下,同时调集主力投入淞沪战场,迫使日军主力转向上海战场,而将其可能实施对其最有利的由北向南作战线,改变成由东向西,使其主力呈分离状态,直至廿七年十月才攻抵汉口,使长江了下游人力物力得以转向大后方,中国虽然付出不少代价,但仍赢得最后胜利。尔后日军进攻四川,因四川东侧有险要的长江三峡,日军无法由长江溯江而上,同时四川四周均为高地,日军亦无法突破,日军惟有从空中使用空军作无情之攻击,但仍无法屈服中国军民抵抗的意志。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第一次剿共战争,作战地区在赣南。赣南位居群山中,全鋷地势南高北低,山脉成西南、东北走向,错综复杂的空间,不便的交通运补系统,限制国军战力的发挥,十二月二十日,国军四万四千人,兵分五路向四万二千人的共军行分进合击的攻击,但因受限制於恶劣地形,部队到达战场时间不一,加上未掌握战争面,因而遭共军击破,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被俘后遭杀害。
  中共叛乱由东北一路打到东南沿海一带,金门四面环海,因而必须使用两栖登陆作战经验和装备,加上国军英勇作战,而有古宁头大捷,终於稍敛共军气焰。至民国四十七年,改用炮击四式攻击金门,亦无法奏效,若无该段海峡,金门守军恐将难挡当时气焰高涨的共军。
  以色列在第二、三次以阿战争中,利用西奈半岛的沙漠地形,充分发挥装甲部队之机动性,而得以重创埃及部队,但在一九八二年六月进攻黎南时,受制於东西向之河流及丘凌、城市,而影响装甲部队前进速度同时易於遭受巴游之狙击,因而损失不小。越南战场上多山多河流多森林,美军空有强大火力,亦不易发挥其功力。
  在波斯湾战争中,美英法之装甲部队亦利用沙漠地形,充分发挥其机动性,因而迅速前进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附近之巴斯拉,攻击伊拉克之共和卫队。

  三、空间影响后勤补给
  后勤为整建、发展与军用人员、物资、设施,以支援建军与用邱之勤务。简而言之,即对实现战争目的所遂的方法,提供其所需的各项支援。
  蒙古人五征西夏、侵金、灭夏灭金、三次西征、侵宋、灭宋诸役,其时间或长或短,空间上距离,多则长达三千公里,其雁付勤务需要,则有以下几种方法:
  1战地物资之运用:利用战场当地的粮食和武器,来支援战斗。
  2人力资源的运用:利用外族人力和战俘任第一线作战任务,或从事生产、操作日常各项杂务。
  3后勤基地的补给:藉由「奥鲁」远征基地提供作战物资。「奥鲁」系由出征军人家属所组成,负责生产军粮及制作各项武器装备,另对蒙古军所掠取的财物、俘虏,提供庇护管理的场所。
  4其他的补给方式:利用打猎或采集野生食物以补粮食之不足。
  但蒙古人也只能活跃在欧洲边缘地带,而无法进人欧洲精华地区,无法克服后勤困难,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拿破仑征伐俄国时,补给线长达一千公里,因俄军实施坚壁清野政策,法军无由战地征用给养,一切战耗全赖后方基地补充,但法军无法以陆运方式应付前方需要,所以法军不久就发生补给困难情事。希特勒之征俄亦发生类似之情况,广大的空间、不同的铁路系统、恶劣的天候,加上无法因补给於敌,战力自然无法持久。
  一九八二年福岛战争时,英国远从八千里外运送人员和作战物资赴福岛作战,补给线过长,无前进基地可利用,不但补给作业耗时,同时补给线易遭敌截断。因而英国必须动用空军、海用、民用船只来应付前方的需要,同时提供足够武力确保补给线不遭敌截断。

  四、空间影响国防政策
  一个国家的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因素是地理条件。美国之所以能成为成日世界的强国,其领土的优渥条件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个国家如果具有下列的条件:○1国土处於难被敌人侵袭之位置,○2海岸线对於我舰队之攻防及海运有利,○3在攻防上有优良之地理及地形,○4气候之寒热雨量等,有妨害敌人之天然性。那麼在国防军事上就占有有利的条件。因此一个国家的国防政策,往往是需要设法营造这些条件,以巩固自己的安全。
  一国的国防政策大抵依循下列生个变项来进行:
  1基本战略:国防政策不能凭空拟定,必须以某种基本战略构相为基础。
  2长程计划:政策不是例行公事,而是一种具有总体性,连续性,阶段性的长程计划。
  3未来导向:正因为是长程计划,所以必须有未导向。
  以色列的基本战略受到下列各项重要因素的影响:认知因素、地理因素、人口与经济资源以及大国的介入。而在地理因素方面,几乎所有以色列的军事评论家和研究以色列战略的学者,都认为以色列狭窄的国土与地理位置对其战略具有下列重大的影响。
  ○1若干年来,阿拉伯国家始终认为,以色列是阿拉伯国家中的一个南为岛屿,它不但位居阿拉伯民族的心脏地带,且将东起波斯湾,西抵大西洋的阿拉伯世界分割成三个部份。以色列北与黎巴嫩相接,东与叙利亚与约豆接壤,西南与埃及交界,使得阿拉伯国家深感芒刺在背,决心将以色列消灭。
  ○2以色列虽然面积小,但与邻近国家却有约一千公里的国界,冗长的边界,加上以色列缺乏防御纵深,(作战空间有限,主要地市距离国界不远)对以色列产生极大的困扰。
  ○3以色列北有戈兰高地,对叙利亚而言,易守难攻,东有南北向高地,西南则为沙漠,以色列四周几乎无险可守。
  由於地理空间上的限制,以色列得到了三个结论:
  ○1必须以人工化的防御工事来增加战略纵深,或占领四周战略要地,向敌人领土延伸纵深。
  ○2建立吓阻武力,或采行加位或多倍报复作为,使敌人因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不敢贸然进攻。
  ○3当战争无法避免时必须先行发动攻势,速战速决,且歼敌於国境外,以免国境内重要城市著破坏。
  而在台湾地形同样缺乏纵深,作战空间有限,因而必须采下列作为:
  1争取战略纵深
  ○1建立早期远程警报系统,以现代化高科技电子机具,扩大警戒空间,有效掌握敌人动态,增加预警与反应时间。
  ○2在外岛部署制空、制海飞弹,向前争取作战纵深,使能直接监控,掌握大陆沿海的共军海空军活动,增加国军空中、海上防卫能力。
  ○3积极整建东部海空军基地与后勤基地设施,向后争取作战纵深,以保存海空军战力,适时用於决胜。
  2建立吓阻武力
  针对敌情,衡量国力,依经济、平衡弹性之原则,建立能吓阻敌人进犯的自卫能力,备战而不避战,才能使敌人不敢冒险蠢动。
  中共与我之国防资源相差悬殊,我之备战,应精练常备部队,并以海空军为优先,使能掌握台湾海峡制空制海,以吓阻敌人不敢以武力进犯。

  五、时间、空间影响兵力运用
  时间与空间为兵力运用之基本考虑因素,而两者可以弹性的灵活运用,以创造更为有利的战胜因素。

  (一)以空间换取时间
  以空间换取时间,通常是兵力劣势而拥有辽阔地域之国家,用来对抗战力优势、企图速决之敌国的最佳战略指导,亦即所谓的「战略持久」。
  对日抗战之初,国军面对强敌,而本身武器备窳劣,兵员素质不齐,且剿匪作战甫行结束,民生困苦,师老兵疲(依蒋纬国将军的估计,在对日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的战力约等於国军五个师的战力总和)。先总统  蒋公以我国拥有广大国土为条件,决定采取「战略持久」之作战指导方针,决定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日军的兵力(孙子兵法中所谓:备多则力分),以期转变我军战略不利之态势,并且迫使日军改变原先之战略指导,获得最后胜利。
  日军於假领我平津后,最初的作战构想是:大军沿平汉路南下,攻取武汉,并使国军主力不得不在极不利状况下与之决战。(此一作战构想系依据我国历史的研究而来,因我历史上大部份的统一全国都是由北而南,而且中国的领土南忠向较短而东西向较长,因此由北向南是最快的)领袖  蒋公针对此一情势,一方面将一部份的兵力部署於山西,威胁企图沿平汉南下日军的翼,使其不敢放胆南下;一方面迅速调集兵-先后投入国军主力(依黎东方教授所著「细说抗战」一书中估计:淞沪战役中国军共计六十个师、廿二个旅约七十五万人),猛攻淞沪之敌,使日军大本营新任作战部部长下村定少将,认为国军精主力已集中於淞沪一带,依据「陆军作战要纲」:作战目的,在消灭敌之有生力量。於是华忠方面的第六师团、第五师团之冈崎支队、第十六师团和东北的第十八师团,统统转用於淞沪方面,并将日本国内动员的部队,也派往淞沪地区,将上海派遣军和在杭州湾登陆的第十军,合编为华中方面军,进攻上海(共计投入八个师团、四个旅团约廿五万人)。此一「迫」、「诱」兼施的最高战略指导,不但使日军由北向南的有利作战轴线,改变为不利的由东向西,且使其兵力陷入南北分离的态势。其实结果是:
  一、日军作战线被迫改变后,沿长江两岸西进,先行徐州会战,直到抗战第二年十月二十交日,才攻抵汉口。这一千零八十公里的空间,换得了十四个月的时间,使我华东、华中的人力物力,得以从容向大后方转移,军队得以整补重建,大后方得以动员、建设、训练、因而奠立了长期抗战的基础。
  二、由於改变了日作战线的方向,获得前述的种种利益,才使得战略持久,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构想得以实现,进而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并且牵制了大多数的日军,使其无法将兵力转用於其他地区,支持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结合,获得盟邦的协助,络得到最后的胜利。

  (二)以时间换取空间
  以时间换取空间的例子有1967年以阿第三次战争,以色列的「先制战略」。
  1967年之前,阿拉伯国家虽早已成立政治、经济上的联盟,在军事上亦设立联合军事指挥部,战前阿拉伯军队似乎居於优势。
  即使以色列的后备部队全部动员,光是埃及的军队就已经比他多。阿拉伯人有两千七百辆坦克对以色列的八百辆;八百架战斗机对以色列的一百九十架;二百一十七艘船对以色列的三十七艘;人口比例为二十五比一。但阿拉伯各国仅注意於个别的行动,联合指挥部并无绝对约束之权力。五月间当埃及宣布封锁阿卡巴湾后,以色列即认定对发动攻势,并获悉约旦地面部队之攻击行动,需仰赖埃及空中掩护方能发起;遂先发制人,於六月五日晨间先敌发动攻击。摧毁阿拉伯大多数的战斗机,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紧接著各部队以其快速之行动,集中局部优势兵力,展开一连串的攻击。先将埃及击败,在对约旦、叙利亚转移攻击,予敌各各击破。
  例一:齐魏马陵之战
  周显王二十八年(西元前三四一年)魏王命庞涓攻打韩国,韩王派人向齐威王求助,齐威王会集群臣讨对策时表示相要立刻出兵援助。此时孙膑却表示:「韩国仍有可用之实力,若是我们此时派兵前往乃是代替韩魏兵作战而已,大王不如暂时答应派兵援助,然后等韩国兵力将竭而魏兵亦伤亡甚重时再出兵,一则救韩於亡国之险,必可使韩王对我百依百顺;二则以我之锐卒战魏之老师,胜算更高。」齐王一听言之有理,可惜五战皆败。不得已再向齐国求助并表示愿意全国从齐威王之指挥。於是齐王命田忌、田婴、田纷率军救韩,并以孙膑为军师。孙膑告诉田忌:「若直接前往救韩,则魏军以逸待劳,不如直攻魏都大梁,则魏军必回师相救,如此韩国也可解围了,而我军以逸待劳矣。」於是齐军便直攻大梁而去。魏王果争召回庞涓,并且决定和齐国决一死战,便出动全国的军队,由庞涓领队,太子申做上将军,要和齐军决战。此时孙膑告诉田忌:「魏兵向以勇悍出名,而齐军则被认为较怯弱」;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观念来和魏军作战。兵法上说:「即使是上将军,为了利益而奔驰百里便无法支撑,为了获利而奔走五十里,则军队只剩一半的作战能力。」(孙子兵法军争第七: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因此建议齐军以假撤退来诱敌深入。田忌令大军后撤并采用「灭灶之计」来迷惑庞涓。庞涓追了三天,眼见第一天齐军挖了十万灶,第二天却只有五万灶,第三天更只剩下三万灶而已,心中大喜,便告诉太子申:「我早知道齐军生性弱,如今我们才追了三天,齐军就有半数以上的逃兵了。」於是便将步兵留给太子申率领,自已则只率领骑兵兼程追赶。孙膑预估庞涓的行程,应当在傍晚时抵达马陵(山东省濮县东南),因为马陵地区之道路狭窄,冄两边均无通行,於是孙膑将大军埋伏在马陵四周,又将路旁一株大树的树皮剥下来,当庞涓的追兵接近马陵时,有人建议:「马陵的地形险恶,恐有埋伏。」庞涓不以为然的认为:「齐军只顾逃亡,那还会有埋伏。」此时见路旁大树上一片白色且有字迹,便命人点火看,还没看完呢!突然万箭齐发,魏军一片混乱且自相践踏逃亡,死伤惨重。庞涓身中数箭,眼见四面都是伏兵,已知是中了孙膑的埋伏,便叹道:「没想到让这小子成名了。」(遂成竖子之名)便在树下举剑自刎。孙膑和田忌消灭了魏国的骑兵后,便率领齐军向前追击,正好遇上太子申所率领之魏军,此时齐军挟战胜之余威,士气高昂;魏军则因正在收容败军,队形混乱;而且步兵为了追赶骑兵,士兵均疲倦不堪、士气低落。因此齐军不但再度将魏军击败,并且俘虏了太子申。

  第二节 物力与科学
  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中,士气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不过若是没有良好的武器装备来支持,单凭精神力只怕也是无法赢得战争的。,教官曾看过卷影片,每个男孩自小便接受严格的战争训练,人人以残杀敌人为乐,而且每个都悍不畏死,若是在战争中未能杀死敌人,便会被称为懦夫,可说是最可怕的战士,可惜在片中英军所使用的武器是步枪,虽然是最原始型的步枪(前方装埴型),不过威力也远超过祖鲁人所使用的长矛和弓箭。所以在影片中虽然祖鲁放人前仆后继的进攻,可是英军却能紧守住最后一线,未让祖鲁人突破。影片的最后,祖鲁族的酋长率领残存的祖鲁人向英军致敬,因为祖鲁人最崇拜的便是「步枪」,喔!不!说错了,应该是「勇士」。这部影片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坚持到底」和「奋战不懈」的精神固然是英军终能获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关键,可是若没有步枪而使用和祖鲁人相同的弓箭和矛的话,只怕也早已全军覆没了。若是同学看过「法柜奇兵」这部影片的话,相信对其中的一幕必定印象深刻,那就是男主角面对一名身材魁武的壮汉,该壮汉不断的做出空手道和跆拳道的准备动作,结果男主角看完后拔出手枪,一枪便解决了。这便是科学的用处了!
  奥国名将若德古古里曾说:「作战之第一要素曰:金钱,第二要素曰:金钱,第三要素亦曰:金钱。」世界上没有廉价的和平,平日整军经武、汰旧换新、研究发展要钱;战时弹药、器材及食粮的消耗与补充也是要钱;战争结束后,灾区重建、军队复员还是要钱。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的开头便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我们找几位同学来翻译一下吧!(大概都不会!)可见同学们对我们老祖宗的智慧都没有重视,反而是外国人将「孙子兵法」视为稀世珍宝呢。相信同学们都知道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特别将孙子兵法的英文版印发全体官兵人手一册。
  驰车:用四匹马拉著,用以攻击的战斗车,每车配置七十五名士兵。
  革车:后勤用之车辆,每车有十名炊事兵,五名后勤兵,五名照料马匹和五名挑水砍柴,共计二十五人。
  全文的大意是说:要出动一千架驰车和一千架革车,并配有十万名带甲士兵,其中粮食的运输,国内外的间谍费用,制造兵器的原料及修缮、补充费用等,大约每天要耗费千金多,如此才能发动十万人的大军。
  这一段的主要意义便是告诉国君要慎战,不要随意发动战争。有许多人总认为兵法内所说便是征战之法,事实上我国许多古代的兵法书都是主张和平的,战争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而已。
  例一:
  美国南战争五年之内,共发生大型会战一四九次,小战役数千次。双方死亡人数高达五十万人以上。光是北方联邦所费的战费便高达五十亿美金。而一八六七年美向苏俄购买阿拉斯加州时,仅花费了七二○万美金。(大约可购买七十个)
  例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协约国:
  死亡:四百八十八万八千九百九十一人。
  受伤:一千二百八十万九千二百八十人。
  财产损失:一兆九千三百九十亿美元。
  同盟国:
  死亡:三百一十三万一千八百八十九人。
  受伤:八百四十一万九千五百三十三人。
  财产损失:八千六百二十四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据瑞士国际票据兑换银行的报告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耗费用,计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倍弱。」所以同学们只要将上面的费用乘以四便可以了。
  例三:
  在罗马凯撒时代,杀死一名敌兵平均需耗费七角五分美元;拿破仑时代时二千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则需二万一千美元;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便高达五万美元一名敌兵了;越战则是一名越共四十万美金。不知道是人命的价值越来越高呢?或是美公越来越不值钱呢?不过如果当初不要将这四十万美元用来杀死一个越共,而将之分给十个越共,只怕美军早已赢得战争了。
  越战打了七、八年耗费了一千五百亿美金;而波斯湾战争仅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耗费了七百五十亿美金。(其中受国者飞弹每枚的造价是一百一十万美金,约合台币三千万左右。依我说其实何必用爱国者,三千万台币可以买一栋别墅了,当飞毛腿来袭的时候,整栋别墅过去,我想命中率铁定比爱国者高!)以我国在过去四十年来,全体国人胼手胝足努力累积下来的经济奇迹,一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存底,要真的开打,只怕还不够半年用的呢!
  由前述的几个例证,同学们便可看出「物力」对战争的重要性了。不过徒然凭恃强大的物力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仍然还是不大够的,必须要能推陈出新,研发新式武器系统,以便适应新式战争的需求。当初莱特兄弟一次试飞成功之时,大概也想像不到现在的飞机能在数万英呎的高空以三马赫的时速飞行吧!因此新兵器的研究与发展可说是战争一种相当重要的因素。而新式武器的发明则需仰赖平日对科学研究的投资。德国富勒将军曾说:「胜利的秘密,百分之九十九在兵器。」为了在战时能有新式武器的发明,所以在平时便应将军事工业和民间工业相结合,进行「影子计划」(Shadow Scheme)。亦即针对未来战争可能的需要,设计如何将平时的民生工业在战时迅速转换为国防工业。如此平时可以避免因军品生产过剩,大量屯积,逾时成为废物,造成人力及物力的浪费;而战时亦可迅速获得充分的资源,以供应前线的需求。
  资源与工业能力
  世界既无廉价之和平,战争则为昂贵之消费。整军经武准备热战,固然需要财力、物力源源不断的供应;即使从事冷战,也是一种巨大的投资。而在战争进行中,财物消耗量激增,更需随时获得补充,方可维持战争的持续力量。是故藉研究发展,以科技的方法与手段,开拓资源,促进生产,提生产值,并使民间工业与军需工业能相互结合,确立战时的经济体制;以及平时强化对外贸易,充裕国库,储备战略物资,都是获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
  一、天然资源
  (一)食物
  在所有资源中最基本的资源就是食物。一个国家若在食物方面自给自足,和一个不能在食物上自给自足必须进口否则就会饿死的国家比较,前者自然有一很大的优点。二次大战以前,英国仅种植英伦三岛所需食物的百分之三十,战时为了维持生存能,则需要维持海上交通线的畅通,以便於粮食的运送。当运送食物进口的能力遭到阻力时,例如两次大战期间,潜艇战争首空袭,即威胁英国作战能力,国家的生存也同时遭遇危险。
  德国在战争中,大致必须顾及三个主要目标,有时分别追求,有时三个同时追求:○1避免长期战争,希望在储存的食物耗尽之前,能迅速获得胜利。○2征服东欧的广大粮后。○3摧毁英国的海上力量,以免英国的海军阻止德国和海外的交通,使他无法获得海外粮食的接济。在两次大战中,德国均未能达成第一项和第三项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虽然完成了第二项目标,但为时太晚已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协约国的封锁,使德国人民经验了物资的缺乏而且毁损了德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这是协约国获胜利的重要因素。

  (二)原料
  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尤其是进行战争必须的天然资源,对战争是有决定性的影响。战争大规模机械化之前,徒手打斗是主要的战争技术,士兵的个人品质,较之制造武器所需的原料更为重要;因此从那一各历史时期,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决定国家战力的,自然资源属於於次要的地位。随著战争的日益机械化,国家的战力已越取决於平时和战时对於原料的控制。自工业革命以来,战争机械化的速度,已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今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现代工业所需原料最近乎自足的国家,并且至少控制著它们自己不能生产的原料来源和使用。
  当技术的基本改变,要求使用新的原料,原料的重要性也会随之改变。1936年,军事工业所需的基本原料的使用份量,所配置的价值指数是:煤四十、石油二十、铁十五、铜铅锑硫磺各四、锌镍各二。英国在十九世纪,煤、铁方面是自足的,因此可以成为世界的强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作为一项能源,对於战争与工业越来越重要,大多数机械化武器和工具,都是以石油作为动力,因此那些拥石油储存与控制的国家,在国际上已获得相当的影响力。美国与俄国军力能更强大,英国的势力逐渐衰弱,都跟有无石油资源有关。
  中东地后的战略重要性,除了是三大洲的桥梁之外,更重要的是石油资源的拥有。谁能控制那些石油资源,就能增加自己的实力。

  二、工业能力
  广泛把业和科支成就应用於军事,美国的南北战争应属首次,无论步兵使用的后膛装填步枪,或较准确的大炮和有来福线的加农炮,均能在炮兵部队大量使用,另外,有关前线战情,也以电报拍发至后方,部队也使用汽球,来警示敌军调动的情形。此外南北战争首次使用照相机,将战场实况拍摄下来;以铁路运送大规模部队,亦属战史上的首次;战苲的动力,改用蒸汽,帆桅己遭淘汱;铁甲战舰上,装设强力的大炮和长炮,使木船时代一去不复返;南方有效使用地雷和水雷,南双方均能引进机关枪、鱼雷艇、装甲车和潜水艇,并予以充分利用,大体而言,南北战争可以给吾人下列启示:
  (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为后勤补给的先决

7. 靖难之役中的“峨眉山之战” 是在四川吗?还是齐眉山?

不是峨眉山 ,是在齐眉山,就是今安徽灵璧县境

靖难之役中的“峨眉山之战” 是在四川吗?还是齐眉山?

8. 《孙子兵法》中,有哪几个经典的谋略?

1.避实击虚。 
2.致人而不致于人。 
3.先胜而后求战。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5.以正合,以奇胜。 
6.识众寡之用者胜。
7.迂直之计。
8.造势谋势。
9.速战速决。
10.用间。
11.火攻。